6月下旬以來,網信部門深入開展“清朗·2023年暑期未成年人網絡環境整治”專項行動,聚焦未成年人較為活躍的網站平臺、產品功能和位置版塊,及時發現處置...[詳情]
中央網信辦發布《關于加強“自媒體”管理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提出“嚴防假冒仿冒行為”“規范信息來源標注”“規范賬號運營行為”等13條工作...[詳情]
互聯網不是法外之地。[詳情]
湖北網絡普法系列動畫:清朗行動護“未”暑期[詳情]
網絡主播為“帶貨”在直播中騙取觀眾同情而憑空編造的“賣慘”劇情。一名六旬老人在購買19件玉器后得知真相后難以接受導致長期失眠,將該主播及相關公司...[詳情]
2022年12月,程某邀約楊某、王某共同為他人實施電信詐騙等違法犯罪活動提供通訊傳輸支持。[詳情]
“互聯護苗”是由北京市委網信辦組織開展的大型品牌活動,旨在提升未成年人法治觀念和防范意識,營造綠色健康網絡環境。[詳情]
近年來,有犯罪分子為了非法牟利,另辟蹊徑,打起了計算機網絡域名技術的主意。[詳情]
為切實加強網絡暴力信息治理力度,營造良好網絡生態,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信息保護法》等法律、行政法規,國家互聯網...[詳情]
我國《個人信息保護法》已于2021年11月1日施行,其中對向境外提供個人信息作出了一系列規定,第三十八條規定了“通過國家網信部門組織的安全評估”、“按...[詳情]
2月24日,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公布《個人信息出境標準合同辦法》(以下簡稱《辦法》),自2023年6月1日起施行。[詳情]
《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護條例》已經2021年4月27日國務院第133次常務會議通過。[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