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馬加鞭未下鞍——漁洋關鎮鞍山村第一書記劉傳剛駐村側記

2023-08-10 22:25 來源:三峽日報  編輯:羅丹燕  審核:肖雨琴

在五峰新縣城漁洋關鎮西北部,有一座山因形似馬鞍而得名鞍子山,與鞍子山隔空相望有一村,名為鞍山村,其村歌《家在鞍山》有所吟:“好馬愛好鞍,好水愛好山。”

曾幾何時,平均海拔千米以上的鞍山村山大人稀,在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前,作為全縣建檔立卡的24個重點貧困村之一,不僅產業蕭條、民生凋敝,村基層黨組織還被定性為“軟弱渙散”。

2021年7月,鄉村振興工作隊入駐,為鞍山村帶來發展“東風”。兩年來,在宜昌市民政局、湖北銀行宜昌分行、宜昌市優撫醫院3家駐村單位的幫扶下,鞍山村成功找準發展方向并實現產業蝶變,讓村民們苦不堪言的飲水問題得到徹底解決,圍繞“一警三專N員”開展的基層社會治理新機制也得到廣泛認可。而這所有的變化,都離不開一位“識途老驥”的辛勤探索和耕耘,他就是鞍山村駐村第一書記劉傳剛。

歷經曲折探索,尋得產業振興

駐村工作隊剛到鞍山村調研時發現,村里缺少有特色的支柱性產業,每畝地平均產值不足3千元。劉傳剛思考的頭件大事便是幫助鞍山村找準目標,實現產業振興,他回憶說:“當時全村近5000畝耕地,80%都是種的苞谷。”

怎么辦?改變才有出路。“可是在2021年底,尋找產業發展方向的時候,也曾經歷過自我否定。”劉傳剛說,隔壁長陽幾個村白茶種植收獲頗豐,五峰也是產茶大縣,經過第三方機構土壤檢測,顯示具備種植條件,便動員村民每戶自籌500元,再由村里補貼每戶1500元大力發展白茶。

萬事俱備,正要與合作方簽訂協議的時候,一件怪事發生了:有幾戶村民始終沒有上交自籌資金,而這幾戶正是在此之前就已種植了白茶的人家。憑借多年工作經驗,劉傳剛覺得此事有蹊蹺。

劉傳剛當即暫停協議簽訂,到幾戶村民家中一探究竟,這才發現,他們的白茶第一年長勢還頗好,隨后便一年不如一年。劉傳剛再度將土壤送至更權威的省農科院進行檢測,結果顯示,鞍山村的土壤不適合種植白茶。

為了謀發展,駐村工作隊聯合村“兩委”成立了“鄉村振興考察團”,先后多次赴灣潭鎮、長樂坪鎮以及與五峰“一山之隔”的長陽等多地進行考察學習,最終確立了以高山蔬菜為主的種植業發展方向。

“如今,66個蔬菜大棚已經建成投產,半個月時間已產辣椒2萬多斤,預計辣椒總產量可達30萬斤,一個棚的純利潤保守估算可達1萬元。”五峰山岡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負責人胡平說,在駐村工作隊和黨支部牽頭下,線下市場很快鋪開,這里現在是武漢大型商超的高山蔬菜直采基地。

勇闖深山龍潭,引得源頭活水

在駐村工作隊入戶走訪的過程中,當地村民反映最迫切的還是吃水問題。受喀斯特地貌影響,村里無法修建大型水庫,外加鞍山村常年季節性缺水,村民們只能用缸和盆接屋檐上的雨水充當生活用水,不僅不能持續供應,安全衛生也得不到保證。

“此前,村里也先后找了三四處小規模水源,并想辦法引水,但是沒有解決根本性問題,夏天尚有水可引,一旦到了冬天,源頭也沒水了。”鞍山村黨支部書記李建華告訴記者。

為徹底解決鞍山村1600多人的用水問題,劉傳剛帶隊先后8次赴長陽境內尋找水源,盡管已年過花甲,但每次他都身先士卒、躬行在先。有一次,正值寒冬臘月,劉傳剛在溶洞中踩中已經風化的石頭,周圍3平方米的地方瞬間塌陷,他也掉進了深不見底的龍潭,冰澈透骨的潭水一下子沒過了他的脖子。

功夫不負有心人,“探水隊”終于在長陽境內找到一處可以穩定供水的水源。為了使鞍山村的百姓們早點吃上水,劉傳剛又馬不停蹄開始四處奔走,積極爭取引水管網工程建設。

“去年3月,劉書記在去長陽開展協調工作的路上突發腎結石疼痛難忍,送他到醫院住院后沒過幾天,他便選擇出院再次展開工作。”同行的駐村工作隊副隊長吳東兵回憶說。

在縣委縣政府、縣水利局和長陽相關單位的共同幫助之下,投資1100萬元的跨區域引水工程如今已投入使用,總長近5萬米的引水管道延伸到了每戶村民的家里。

“以前要走五六里路去挑水,現在家家戶戶用上了自來水。”在村頭開了十幾年理發店的胡俊庭說,再也不會因為缺水而影響他為大家剃頭了。

巧用誠信積分,創新基層治理

鞍山村曾一度在基層社會治理方面面臨較大壓力。

2021年,在以劉傳剛為主的駐村工作隊協助下,村“兩委”興建了慈善誠信超市,大力推動“誠信守法積分”活動,深入挖掘“一警三專N員”基層治理新機制內涵,探索鞍山基層治理新途徑。

“慈善誠信超市引導激勵作用明顯,兩年來共登記誠信活動積分 2000多分,物品兌換達30多萬元。” 鞍山村治調委員汪汝堯介紹,在“誠信守法積分”活動的支持下,“一警三專 N 員”基層治理新機制煥發出強大的生機活力,“N員”遍布在鞍山村43個網格里,從政策宣講、隱患排查,到糾紛處理、產業發展,他們的作用就像毛細血管一樣重要。

“鞍山村在漁洋關鎮村級綜合目標年度考核中從長期‘甩尾’的位置來到了全鎮第5名。”李建華介紹,鞍山村更是在2022年宜昌市高質量發展大會上獲評“宜昌市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建設先進集體”,成為全縣唯一獲此殊榮的村集體。

“當初為鞍山村制定的‘一二三四五’五年發展目標,現在已實現過半,這是集體智慧的結晶和成果,我相信鞍山的明天一定會更好。”在鎮村兩級為他精心準備的歡送會上,駐村幫扶期滿并將光榮退休的劉傳剛回憶起這兩年來的點點滴滴,不禁濕潤了眼眶。他最惦記的還是鞍山村的村民們,“我真想繼續在這里奮斗下去,讓老百姓的荷包都鼓起來。”他感慨地說。(記者 宋鈺杰 通訊員 尹海燕)

熱點專題
韩国精品亚洲五月天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