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挖掘文物價值,共同守護華夏瑰寶

2023-08-29 16:43 來源:三峽宜昌網  編輯:肖雨琴  審核:熊鵬

古樸渾厚的堇鼎、精雕細琢的伯矩鬲、恢弘大氣的秦兵馬俑、殷墟下形象生動的甲骨文……這些埋藏了數千年光陰的文物承載著中華民族繁榮而燦爛的歷史,形成了一個個獨特的文化符號,奏響了中華上下五千年的輝煌史詩。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于探尋中華文明、守護中華文化始終飽含深情、念茲在茲。文載于物,族髓附間。文物,在習近平總書記心中分量很重。

合理挖掘文物價值是傳承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徑。文物中蘊藏著豐富的精神養分,如孔孟典籍中敬天愛人的儒家思想、屈原祠里忠貞愛國的壯士情懷、《新青年》雜志上自由奮斗的民主精神等。在行色匆匆的當下,挖掘文物價值,更能直觀傳達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和厚重的文化氣息。身處于中華民族的文化脊梁,從中汲取中華傳承千年的博大的智慧、不屈的意志和勇往直前的精神氣,樹立即便身處逆境,亦能逆風提筆,旗開得勝的堅定信念。

合理挖掘文物的價值是對資源的最大化利用。文物作為獨一無二的寶貴資源,除了身為歷史和文化的見證,亦在教育、旅游、經濟等領域有著巨大的價值。沱江邊的吊腳樓、眾多的古建筑以及濃厚的苗族風情,構成了獨具湘西韻味的鳳凰古城;在敦煌莫高窟中,集印度、西域、中原文化為一體,共同育成的飛天,不知驚艷了多少人的夢;湖北省博物館的越王勾踐劍鋒利精美,讓人只看一眼就能夠對荊楚大地的故事生出無限遐想;四川博物院圍繞巴蜀文化、佛教文物,以及書畫文物等主題開設展館,讓曾經絢爛的文化再次躍然眼前。這些被時間所眷顧的寶物,或明媚、或威嚴、或無暇、或破碎,無論何種形態,都牽動著無數游客的身心,文化旅游的浪潮愈發熱烈。

合理挖掘文物的價值需要遵循保護原則和倫理準則。在利用文物的過程中,我們必須尊重文物的完整性和真實性,不得損壞、侵犯、捏造或濫用文物。同時需遵循合法、公平、透明的原則,確保文物利用的過程符合法律法規,并對文物進行合理的管理和維護。保護文物和發揚文物價值,不是某個人、某個主體的責任,需全社會共同參與。相關部門、行業需加強規章的制定和實施,加大對文物保護及利用的投入及支持。公眾也應當樹立文物保護的自覺,加強對文物的珍視和愛護。只有社會各方共同努力,才能夠更好地保護和合理利用文物的價值。

我們必須意識到,保護和合理利用文物價值,是保護民族文化的重要方式,就是在保護我們自己的文化命脈,這是一個需全社會共同努力的事業。只有通過每一個人的努力,才能讓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得以永久傳承。

作者:夷陵區三斗坪鎮政府 覃力

特別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三峽宜昌網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

熱點專題
韩国精品亚洲五月天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