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交通設施同城化 共建便捷暢達都市圈 ——“宜荊荊恩”四地加快構建都市圈立體交通網絡

2023-06-07 10:20 來源:三峽日報  編輯:張遠近  審核:閔娜

發達的交通網絡體系是都市圈經濟社會運行的“血管”,惟有打造良好的交通條件,才能推動人才、資金、技術等要素流動聚集。

《宜荊荊都市圈發展規劃》提出,厚植基礎設施聯通新優勢,不僅要完善對外交通通道,還要構建都市圈立體交通網絡——到2027年,宜荊荊都市圈鐵路通車里程達到2100公里,高速公路通車里程達到3500公里。

如今,在宜荊荊都市圈大地上,沿江高鐵、當枝松高速、宜來高速等一批重大內外聯通交通項目正如火如荼地建設著,都市圈立體交通網絡建設已成勢見效。

(圖選自《宜荊荊都市圈發展規劃》)

宜昌

與時間賽跑 和汛期搶跑

枝江百里洲大橋“拔節”生長

6月6日,當枝松高速枝江百里洲長江大橋北岸主墩承臺施工現場,施工人員頭戴安全帽、身穿工作服來回忙碌,緊張有序地進行樁基、承臺等上部結構施工。 宜荊荊恩主流媒體聯盟·三峽日報全媒記者 李鵬飛 攝

汛期來臨之前,芒種時節,枝江百里洲長江大橋施工與時間賽跑、和汛期搶跑,“拔節”生長。

百里洲大橋北岸施工現場位于枝江市馬家店街道滕家河村,進入施工現場的道路上插滿了彩旗,迎風飄揚。

“我們已經趕在汛期前完成了北岸樁基承臺施工。” 6月6日, 項目承建單位四川路橋當枝松高速公路項目總工程師汪林向記者介紹,北岸主墩承臺共兩個,采用的是分離式八邊形承臺,單個承臺順橋向×橫橋向尺寸為28.9m×43.5m,厚7.5m,左右幅均采用C40混凝土澆筑,分2次澆筑完成,澆筑高度為3.7米,澆筑方量為4300立方米,如果按照1米的厚度可以鋪滿10個標準的籃球場。

“別看樁基承臺沒有多高,承臺下面卻打下了66根118米的樁。”在施工現場的板房內,汪林指著墻上掛著的施工圖介紹。記者看到,墻面上的施工圖紙上,滿滿標畫著66根紅色的柱狀圖。“這就是承臺下的樁,能給大橋牢牢的支撐,確保大橋穩固,堅如磐石。”

“為了保證施工質量,承臺施工要連續澆筑30個小時,我們在施工現場成立黨員攻堅先鋒隊,黨員帶班、全員上崗,人歇機不歇。一江之隔的南岸現正在進行承臺圍堰施工,力爭在洪峰到來之前,完成圍堰封底澆筑。”汪林說。

“在搶進度的同時,百里洲大橋建設還采用了很多新技術。”汪林介紹,大體積混凝土水化熱是質量管控的重點。施工過程中采取“冷卻循環水管”“千層餅施工控制”“智慧化溫度數據采集及控制系統”等最新的工藝工法,通過提前布設五層冷卻循環水管、分層分區澆筑、ADINA進行仿真預測和監控等手段,確?;炷羶炔繙囟?、內表溫差可視可控,確保施工質量,積極爭創平安百年品質工程。

枝江百里洲長江大橋是當枝松高速的控制性工程,是當前世界跨徑最大鋼-UHPC組合梁斜拉橋。大橋采用A型橋塔,北塔高242.5米,南塔高257米。橋面全長1549米,主跨890米,雙向六車道。

“大橋預計在2026年上半年通車。”汪林表示,為了確保工期,現場800余名建設者將加班加點趕工期、趕進度,爭取按時交付。

百里洲大橋建成通車后,當枝松高速公路將串連起當陽、枝江、松滋三市??蓪崿F當陽、枝江、松滋、宜都四地連通時間將縮短到30分鐘之內,半小時“經濟圈”呼之欲出。(宜荊荊恩主流媒體聯盟·三峽日報全媒記者 李鵬飛 通訊員 田雪蓮)

荊州

荊荊鐵路3標項目最后一榀箱梁完成澆筑

通車后“兩荊”來往僅需20分鐘

荊荊鐵路3標項目最后一榀箱梁完成澆筑。至此,由中鐵大橋局承建的荊荊鐵路3標項目制梁場圓滿完成538榀制梁任務,比預計時間提前了近1個月時間。 荊州日報 供圖

“突突突……”6月3日,在荊荊鐵路3標項目施工現場,多種機械設備轟鳴聲此起彼伏,混凝土攪拌車來回穿梭,10余名工人在長32米、重近800噸的箱梁頂部,有條不紊地開展交叉作業。

晚8時18分,隨著液壓布料機將最后一斗混凝土澆筑在箱梁內,至此,由中鐵大橋局承建的荊荊鐵路3標項目制梁場圓滿完成538榀制梁任務,比預計時間提前了近1個月。

“最后一榀箱梁的成功澆筑標志著整體施工向重要節點又邁進堅實一步,為后續無砟軌道施工和加快推進全線全面貫通奠定了堅實基礎。”荊荊鐵路3標項目經理部項目總工程師劉劍說。

荊荊鐵路是我國“八縱八橫”高速鐵路網中呼南高鐵雙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全長約77公里,設計時速350公里,合同工期42個月,預計2024年12月建成通車。該條鐵路北起荊門市西側周家坡,東側接入漢宜鐵路荊州站,建成通車后,將串聯起荊門與荊州兩地,兩地來往僅需20分鐘。

荊荊高鐵荊荊鐵路3標項目于2021年6月開工,正線長度18.931公里,包括站前工程及站后接口工程、無砟道床、箱梁預制及架設施工。工程數量橋梁5座、路基3段、框架涵3座、連續梁4處、現澆簡支梁11片、預制箱梁538片。

500KV高壓線改遷,是施工推進的重大難點。去年6月,由于制梁場附近高壓線太矮,無法進一步施工,亟需進行改遷,為此項目施工停滯近半年時間。

“遷改涉及到政策處理、協調溝通、申請審批、施工作業等,難度非常大。”項目部梁場技術負責人呂創龍介紹,項目團隊通過科學組織,不斷優化施工,整合資源配置,增強技術攻關力度,最終克服了高壓改遷不利因素影響。

今年2月以來,項目以每月平均超過80榀制梁量,每天超過3榀的制梁速度,圓滿完成了施工任務,以優異成績展現了“大橋速度”。截至目前,荊荊鐵路3標箱梁架設完成483榀,預計6月下旬可完成全部箱梁的架設工作。

據了解,荊荊鐵路3標項目制梁場(荊州北制梁場)位于荊州區川店鎮藤店村,以現代化、數字化、規?;?、智能化、標準化為建設標準,占地面積約213畝,承擔538片預制梁任務,是荊荊鐵路最具現代化、面積規模最大的梁場。(宜荊荊恩主流媒體聯盟·荊州日報記者 譚馨 梅聞 通訊員 冷朝乾)

荊門

滬渝蓉高鐵、襄荊高鐵、荊門西站……

大批交通項目建設奮戰正酣

5月14日,歷經390天的日夜奮戰,由中鐵上海工程局承建的滬渝蓉高鐵武宜段WYZQ-3標蕭家山隧道順利貫通,這是滬渝蓉高鐵武漢通往宜昌方向的第一座隧道。 李振武 攝

激情六月,荊門交通項目建設正酣。

6月2日,滬渝蓉高鐵鐘祥漢江特大橋主墩承臺已全部完工,橋面建設正有序推進。鐘祥漢江特大橋是目前世界最大主跨的高速鐵路無砟軌道混凝土梁斜拉橋,為滬渝蓉高鐵武宜段全線控制性工程。

歷經390天的日夜奮戰,由中鐵上海工程局承建的滬渝蓉高鐵武宜段WYZQ-3標蕭家山隧道順利貫通,這是滬渝蓉高鐵武漢通往宜昌方向的第一座隧道。

蕭家山隧道位于京山市雁門口鎮,全長628米,設計為單洞雙線隧道,采用單口掘進、三臺階法施工,是滬渝蓉高鐵武漢通往宜昌方向由江漢平原向鄂西山區過渡的第一座隧道,也是天門、京山段境內貫通的第一座隧道,是武宜鐵路3標的重點控制性工程。

5月29日,荊門市自然資源局傳出消息,新建襄陽至荊門高速鐵路(荊門段)項目通過自然資源部部審會,標志著該項目138.3321公頃用地零補證一次性通過,接下來將下達建設用地的批復,項目進入全面建設階段。

在中鐵建工集團荊門西站,項目黨支部書記李瑞東告訴記者,已完成地下層、地面層施工,全面進入高架候車層主體施工階段,正按節點要求建設,以確保2024年6月達到靜態驗收(站房竣工)的條件。

荊門西站是沿江高鐵、荊荊高鐵、襄荊高鐵并站的一座大型高鐵樞紐站,建設整體分為基礎出站層(地下層)、進站層(地面層)和高架候車層(地上層),目前站房基礎出站層主體結構完成100%,進站層主體結構完成90%,承軌層(跨線)主體結構完成100%,站臺雨棚主體完成65%,已全面進入高架候車層主體施工階段。

荊門市綜合交通運輸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人介紹,今年將圍繞“建設宜荊荊全國性綜合交通運輸樞紐重要一極”發展目標和“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提速”工作要求,加快推進荊荊高鐵、襄荊高鐵、武荊宜高鐵和浩吉鐵路荊門北至子陵聯絡線、沙洋疏港鐵路專用線建設,不斷完善集疏運體系,持續優化運輸結構,朝著綠色、智慧、法治交通的方向快速推進。(宜荊荊恩主流媒體聯盟·荊門日報記者 姚桂林 通訊員 張周 靳鐵斑)

恩施

宜來高速鶴峰東段預計明年7月全面完工

徹底解決鄂西南快速出口通道

6月5日,在云南莊特大橋施工現場,塔吊高聳,焊花飛濺,機械轟鳴聲此起彼伏,100余名工人忙碌于13號、14號主橋墩上,正在緊張有序地進行鋼筋切割、捆扎等作業,工程建設如火如荼。 恩施日報 供圖

宜來高速是湖北省“橫五線”的最后一筆,是全省南部東西向的交通大動脈,建成后將從根本上扭轉恩施州南四縣先西進再東出的高成本逆向流動局面,對振興湖北旅游、扶持革命老區發展、維護民族地區穩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6月5日,在云南莊特大橋施工現場,塔吊高聳,焊花飛濺,機械轟鳴聲此起彼伏,100余名工人忙碌于13號、14號主橋墩上,正在緊張有序地進行鋼筋切割、捆扎等作業,工程建設如火如荼。

宜來高速鶴峰東段二標段云南莊特大橋總工程師劉鵬表示,“云南莊13號墩目前正在進行右幅上弦的11號塊施工,14號墩正在進行右幅上弦9號塊施工。”

交通運輸是經濟發展的“先行官”,作為宜來高速最后開工標段的鶴峰東高速,自2019年12月開工建設以來,就備受社會各界關注。云南莊特大橋主橋是宜來高速鶴峰東段工期的控制性工程之一,位于廟灣村五虎亭附近,橋址區屬構造剝蝕低中山區,溝谷兩岸坡面凹凸起伏,坡谷地形陡峭,河流下切形成的深谷與兩側山地高差約160m,因而云南莊特大橋橋型十分獨特、工序極其復雜,建設難度極大。為此,云南莊特大橋設計為空腹式剛構橋,采用雙層扣塔懸澆施工。目前云南莊特大橋項目進展有序,下部結構已完成100%,上部結構已完成45%。

劉鵬說:“接下來,我們計劃于5月底6月初完成11號塊、12號塊澆筑工作,然后進入上下弦合攏階段,并于7月底完成兩個主橋橔所有匯合段施工,之后全橋將進入正常的掛籃懸澆作業階段。”

宜來高速公路由湖北交投集團投資建設,全長187.7公里,總投資約303億元,分為宜昌段、鶴峰東段、宣鶴段。目前宣鶴段已建成通車,鶴峰東段已完成71%,預計于2024年7月全面完工。

“一路通,百業興”。宜來高速公路全線貫通后,鶴峰至恩施、宜昌、張家界行車時間將縮短至1.5小時,形成一個以鶴峰為中心的1.5小時城市圈。將徹底解決鄂西南快速出口通道問題,加快推進鄂西生態文化旅游圈建設步伐,為振興湖北旅游、扶持革命老區發展、維護民族地區穩定奠定堅實的基礎。(宜荊荊恩主流媒體聯盟·恩施日報全媒體記者 向麗莉)

三峽機場T2航站樓雄姿。宜荊荊恩主流媒體聯盟·三峽日報通訊員 王婷婷 攝

都市圈最熱點

(6.1-6.6)

■ 近日,在財政部公示的“2023年農村黑臭水體治理試點支持城市名單”中,荊門市成功上榜,成為此次試點的12個城市之一,將獲中央財政2億元資金支持。

■ 近日,由省自然資源廳監制、省地圖院編制的《荊楚文化故事地圖》躋身第31屆國際地圖制圖大會,全國僅有兩套故事地圖類作品獲此殊榮?!肚G楚文化故事地圖》以湖北省17個市(州)為單元,以地圖為主,輔以各地的詩詞、文學、繪畫、象形符號等文化故事,將深藏在歷史記憶里的場景串聯起來。

■ 6月3日,全國第六屆基層黨建創新典型案例征集活動推薦名單公布,荊州市沙市區申報的《推行“一樓兩長”+“三進”機制,打造小區精細化治理的“沙市樣板”》,從近千個案例中脫穎而出,入選全國基層黨建創新優秀案例。

■ 6月3日,第二屆中西部合成生物產業科技前沿研討會在宜昌舉行。全省首個合成生物產業園猇亭揭牌。

■ 6月4日上午,2023-2024年度荊州文旅推薦官聘任儀式舉行,7位網絡達人獲評“荊州文旅推薦官”,“世界記憶大師”孫小輝被授予“荊州文旅推廣大使”。

■ 6月4日,宜昌五峰后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經過一年多時間的調查,發現新記錄物種2053個,并發現4個新物種,分別為鄂西商陸、鄂西蠅子草、五峰黃鵪菜、后河吻蝦虎魚。這4個新物種,均在后河首次確認為新種。

■ 6月6日,由恩施州農科院、州農業農村局、湖北省農技推廣總站等單位聯合申報的《馬鈴薯—玉米—大豆復合種植模式技術規程》通過湖北省質量監督管理局正式發布并在全省示范推廣。這是恩施州在確保糧食安全生產實踐中研究探索出的一種高效種植模式。該模式2019年開始成為恩施州主推技術,2021年入選湖北省九大綠色“噸糧”模式之一,2022年入選全國農技推廣典型案例。

■ 6月6日,在省文旅廳公布的湖北省“非遺+旅游”“非遺+互聯網”20個優秀案例名單中,荊門市3件非遺案例入選。分別是鐘祥非遺品牌“長壽之鄉展魅力,莫愁村里品非遺”,入選“非遺+旅游”案例;京山非遺品牌“傳統技藝展風采,對節白蠟揚天下”,入選全省“非遺+互聯網”優秀案例;掇刀區申報的“創新數字文化平臺建設,賦能傳統美食技藝傳承”入選“非遺+互聯網”優秀案例。

熱點專題
韩国精品亚洲五月天高清